深入一线解决问题 画好改革发展“同心圆”

鞍钢股份质检计量中心党委

■“鞍钢宪法”新内涵:强化政治担当、加强党的领导、依靠职工群众、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推进改革创新。

基层一线是最贴近职工群众的地方,是干部汲取智慧力量的源泉。2022年,鞍钢集团发布“鞍钢宪法”新内涵,赋予“干部参加劳动”新的时代内涵,即“干部参加一线实践”。中心党委创新践行路径载体,通过开展“七个一”活动,形成干群一心促发展、笃行不怠争一流的生动局面。

以“七个一”活动为载体

推动干部参加一线实践常态化

在中心管理人员中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掌握一项操作技能、完成一轮岗位任务、审核一项岗位制度、解决一个现场问题、收集一项员工建议、传递一份发展能量、选树一个班组典型。活动开展以来,有力推动了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走进现场一线,与职工群众一起干,群策群力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身入”与“心入”的有机统一。

在掌握一项操作技能、完成一轮岗位任务方面,管理人员深入班组,拜一线职工为师,主动掌握一项技能。中心纪委书记联系班组是原燃料化验室,她认真细致地向岗位职工学技能学操作,经过1个月的实习演练已熟练掌握化检验煤的水分、工分、硫磺等技能。首席工程师与仪表作业区灵山班班长结成对子,重点学习中厚板生产工艺、主体装备及产品性能,经过岗前安全培训、标准过程学习,已具备顶岗作业条件。

在审核一项岗位制度、解决一个现场问题方面,管理人员针对现场实际发现问题形成清单,将现场问题带回中心,与业务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两年来,已审核制度文件、岗位操作规程150个,修订制度、文件55个。组织34名C级及以上管理技术人员到基层最脏、累、险、难的岗位调研,针对现场问题组织制定207条改进措施。

在收集一项员工建议、选树一个班组典型方面。坚持问计于职工群众,向一线职工请教,收集意见建议。积极选树基层班组典型,增强班组凝聚力、影响力。近两年来,共收集企业管理、改革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意见建议240项,选树优秀班组典型10个。

以问题导向为牵引

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企业发展动能“双提升”

通过开展“七个一”活动,推动管理人员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管理人员实战能力,又化解了管理中许多深层次矛盾。

促进了管理理念转变。通过参加一线实践,管理人员深刻体会了基层的真实需求。例如,安全环保室人员深入一线调研,与基层班组共同制定岗前答题、视频监控查隐患、观看事故教育短片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班组职工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与作业区共同举办应急演练28场次,参演270人次,有效提高了职工现场应急处置、自救和互救能力。

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参加一线实践,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78项,避免3起潜在事故。管理人员联合一线骨干建立督查小组,加强外购物料质量管控,完善操作规程,加大制度、标准执行与监管力度,每月节约采购成本逾百万元。

激发了基层创新活力。通过参加一线实践,全厂职工申报专利和专有技术27项。中心精益项目荣获2024中国精益数智化创新改善大赛三等奖,QC项目荣获辽宁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青年创新项目入选第三届鞍钢集团青年数字化创新大赛十佳项目。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管理人员与职工同劳动、共奋斗,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职工们纷纷表示,“管理人员来到我们身边,拜我们为师,说明他们眼里有职工、心里有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企业未来发展有大希望。”

以长效机制为保障

推动“鞍钢宪法”新内涵开花结果

践行“鞍钢宪法”新内涵,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心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将“七个一”活动纳入党建考核指标,实行党委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今年,重新调整岗位配对42组。

完善能力培养机制。将参加一线实践作为管理人员晋升的“必修课”,明确规定必须到基层进行岗位实践锻炼,达到顶岗作业标准。

完善督办约束机制。对正在推进的问题登记在册,定期督办;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定期“复盘”,确保问题不复发。

中心党委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干部参加一线实践”路径举措,赋予“鞍钢宪法”新内涵新动能,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创新奉献、提质增效,为鞍钢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