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梅
在鞍钢工程发展房产公司承建的鞍钢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项目现场,项目经理梁明正在查看一批螺纹钢的抽检结果。
屈服强度比规定低了3%。看到这里,梁明的心猛地一紧,“任何材料的质量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必须马上联系供货商”。
供货商却不以为意:“哎呀,这都是小问题嘛。行业里谁不知道,5%以内的浮动很正常。”
“如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全部退货。”梁明严肃地说。
听到“退货”二字,对方脸色骤变,没想到梁明竟然这样不讲情面。当天下午,梁明带着检测团队随机抽查了钢筋,“这些是不合格产品,明天退货。”他在验收单上重重签下名字,笔尖几乎划破纸面。
鞍钢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项目投标成功后,梁明自告奋勇担任项目经理并签订了“军令状”。他深知该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这里将是一座“生命的港湾”,承载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而自己守护的不是混凝土和钢筋,更是未来将在这里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和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因此,他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异常严格,从功能布局到环境安全、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每一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为确保项目全面履约,梁明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坚持“抢进度不降标准,争时间不丢质量”的原则,用智慧破解施工难题,用汗水浇筑品质工程。为了打造一座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医院综合楼,他和同事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案例,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
即使做了充足准备,梁明在施工中仍然遇到了两项“超危工程”的巨大挑战:深达16米的基坑开挖和高18米的模板支撑体。
梁明深谙“安全与质量是生命线”的道理。他和技术人员反复研讨,引入新型建筑模架材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提前组织专家论证。2024年汛期,雨量远超历史同期。为确保项目安全推进,梁明带领项目全体职工积极应对,轮流值班,实时监测汛期天气对项目地下水位、基坑支护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终,两项工程均安全、高效完成,比原计划提前28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这一成绩赢得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