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钢铁行业路企“价值共创”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石运来)近日,从鞍钢股份物流管理部传来好消息,今年以来,该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鞍钢集团党委“1357”工作部署为主攻方向,主动转变作风、创新管理思路,通过与沈阳铁路局构建“互创价值、务实高效”合作新机制,实施深化产业链协作、优化运输模式等举措,物流协同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一季度累计实现物流降本2100万元,物流管理从单一成本压降向“价值共创”跃升,为钢铁行业路企合作提供了新样本。

双向赋能,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该部联合本钢、凌钢与沈阳铁路局共建多层级战略协作平台,聚焦全链路降本、铁路技术升级及数据互联互通,达成10项战略共识,形成鞍本凌产业链协同生态;鞍山钢铁与沈阳铁路局签订东北地区首单《物流总包协议》,开创“总包合作+双向赋能”新模式,纵向推动局车延占费标准从4档减至2档,实现鞍本凌降本390万元,横向以“自提客户清单共享+公转铁平台共建”促进沈阳铁路局运量增长,并通过共享客户资源、共建“公转铁”平台,推动铁路运量提升,实现“钢厂降成本、铁路增规模”的双赢循环。

模式创新,打破壁垒跑出“加速度”。鞍山钢铁与沈阳铁路局首创“局站企”一体化运营模式,组建联合专班实施58项提效措施,使鞍山钢铁成为与全国铁路系统首家全要素深度合作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局车装车兑现率提升至87.1%,车辆停留时间缩短1.6小时。首创“定制化运输产品”服务矩阵,沈阳铁路局为鞍山钢铁、本钢专项研发的135辆C70E型铁路货车于今年3月投用,提升运输效率10%,年降本可达400万元;从今年3月起鞍山至无锡“水转铁”线材运输运费下浮50%,倒运频次由8次减至2次,交付周期从15天降至5天;沈阳铁路局每日提供一列修竣车发运卷钢,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5%。

数据驱动,构建分钟级响应智慧物流。该部通过搭建“路企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与沈阳铁路局实现6大业务领域73项功能协同,鞍钢集团可实时获取铁路动态信息,沈阳铁路局同步掌握厂内运输数据,单列车接车信息处理时效从6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接车人员减少50%,物流管理迈入智能化新阶段。(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生态共建,延伸产业链价值。该部依托路企平台,成功促成沈阳铁路局铁路道砟石需求与鞍钢铁路道砟石产品精准供需对接,助力鞍钢集团深化铁路道砟石战略布局。截至目前,鞍钢工程发展公司向沈阳铁路局供应铁路道砟石19万立方米,履约率达100%。鞍山钢铁、本钢、凌钢完成解冻库智能化改造,实现作业标准化率100%、车辆高温致损归零,筑牢铁路运输安全屏障。

协同是最大机遇,合作是最大红利。面向未来,该部将围绕煤炭运输降本、交付效率升级、全域协同机制、国际联运拓展四个方向继续与沈阳铁路局合作攻坚,进一步释放“1+1>2”的聚合效应,打通蒙煤入辽通道,建立联动五局煤炭运输机制,持续深化鞍本凌协同及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构建鞍本凌至长三角20万吨级“一站直达”网络,打造渤海湾10万吨精品运输线,推广“局站企”一体化模式至本钢、凌钢,实现三地铁路技术标准统一,为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为中国钢铁物流转型升级贡献“鞍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