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金宇 通讯员 邓兆成
“从今天起,我就是咱们班的新任班长。大家对我寄予厚望,我绝不会辜负这份信任。我带来三颗火种,第一就是要点燃咱们班的安全工作热情!”
上任第一天,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采矿作业区电铲生产丁班班长张继伟召集全班成员开会,向工友作出了郑重承诺。接下来的日子,张继伟带着班组同事们对生产现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他一边检查,一边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安全知识,指出潜在的危险点。职工对新班长的举动却不是都能理解。一次,在检查电铲的关键部件时,一位年轻职工满不在乎地说:“班长,俺们每天都检查这里,能有啥问题啊。” 张继伟严肃地说:“安全可不能掉以轻心,哪怕是再小的隐患,都可能引发大事故。你看这个螺丝,已经有点松动了,如果不及时处理,运转过程中很可能导致部件脱落,后果不堪设想。” 顺着张继伟的指引,这个年轻职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满脸羞愧,从此对安全问题再也不敢马虎。
在张继伟的带领下,班组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大家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安全之火熊熊燃烧,班组的生产也愈发顺畅。然而,张继伟并没有满足,他深知效率是班组竞争力的关键,于是提出点燃效率之“火”。
在一次班组会议上,张继伟说:“咱们班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所以,我提出一个口号——‘精细化操作,优化生产流程’。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更高效的操作技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一点,张继伟亲自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精细化操作优化生产流程。他还建立班组内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表彰奖励。一名职工操作手法不够熟练、效率不高。张继伟注意到后,专门抽出时间指导他。这名职工按照新的方法操作,效率大幅提升,还因为进步显著得到了奖励。这不仅让他干劲儿更足了,也激励了班组其他职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张继伟仍未停下脚步。他深知,团结的班组才有强大战斗力,于是着手点燃第三只火炬——团结之火。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与班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每当有人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班组内部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为班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