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尝试 无惧成败

个人简介 周刘建是辽宁省周刘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被授予鞍钢集团优秀创新人才、鞍山市优秀工匠、营口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3项、鞍钢集团先进操作法1项和重大合理化建议2项,先后组织实施职工创新项目32项,2010年至今实现创效847.12万元。牵头完成的“提升样品加工效率攻关项目”推广至鞍钢股份,填补行业空白。

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质检计量中心炼钢实验室主管工程师  周刘建

个人简介

周刘建是辽宁省周刘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被授予鞍钢集团优秀创新人才、鞍山市优秀工匠、营口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3项、鞍钢集团先进操作法1项和重大合理化建议2项,先后组织实施职工创新项目32项,2010年至今实现创效847.12万元。牵头完成的“提升样品加工效率攻关项目”推广至鞍钢股份,填补行业空白。

“经一事,长一智”说的是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创新攻关就是如此。在创新的道路上,理论知识积累是根基,总结经验是养分,团队协作是助力。但如果没有实践,这一切都无法转化为成果。

创新不要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随着现代检验技术向仪器化、智能化不断发展,我体会到自己具备的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为了跟上行业发展,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气、仪表、PLC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的知识。去年上半年,我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根据实验室实际,对工艺流程进行创新优化,完成“提升样品加工效率攻关项目”。该项目以现有的风动送样机为基础,在样盒输入端和样盒输出端集成自动化技术,实现试样盒自动监测、投送功能。投入使用后,提升制样岗位工作效率30%。

创新切忌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在项目攻关时,我们要学会应用TRIZ理论等指导创新实践,切莫等“万事俱备”才肯行动。我有很多的创新灵感都来源于光谱自动化项目调试的经验积累,这些灵感让我有了对实验室设备功能优化、提升效率想法。这几年,我将这些想法逐一变为现实,围绕实验室生产能力效率提升带头实施创新攻关,先后完成“利用火花源直读光谱仪测定钢中夹杂物分布的装置及方法”“一种试样样屑制取装置”等诸多优化项目,在历练中成长、收获。

创新不要因为事小而不愿做,更不要因为事难而不敢做。随着阅历增长,我深切地感受到:失败中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每一次失败的探索都是经验的积累,一个个创新成果,都有事前不断的尝试、失败、总结。创新中的失败并不可怕,关键要在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经验的积累。

创新不要做“独狼”,要善于发挥团队作用。我取得的每项创新成果都离不开我的团队,离不开团队里各个专业的人才。个人的知识储备、想法思路终归是有限的,要让具备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形成合力,补齐单个人不可避免的短板。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我们完成了“实验室数字化采集系统”项目。该项目攻关过程中,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特长,充分利用数字采集技术,将实验室仪器气体管道的全部压力参数以及区域环境参数引入计算机终端,实现实时监控、预警、记录,成功提升点检效率,降低点检岗位劳动强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鞍钢一线技术人员,我们要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抱负让“铁树钢花”璀璨绽放,在建设新鞍钢的新征程中留下我们的印记。(本报记者邱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