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工匠”的 硬核“传帮带”

【缘起】

沉稳的指令

2016年夏的一天,在暴雨如注的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采场里,重型矿用卡车司机王洪鹏正经历职业生涯首次重大考验。这个2015年从辽宁科技大学毕业、带着书生气的年轻小伙,握着154吨电动轮汽车的方向盘冷汗直冒——仪表盘警示灯骤闪,转向系统突发失灵。急切之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沉稳的指令:“小王,别慌,先把车停到安全部位。”穿透雨幕而来的,正是他的师父——鞍钢集团首批“新八级工”特级技师、劳动模范刘振陆。

这位在七个专业领域拥有中、高级职称和带徒10余人的“七师工匠”,此刻工装已被泥浆浸透。他摊开泛黄的液压原理图,用扳手敲击管路如同中医号脉:“当先导油流在方向盘中位呈常流状态时,就是方向机内泄故障。”雨水顺着图纸褶皱蜿蜒,却浇不灭王洪鹏眼中的光——他看见的不仅是复杂的线路走向,更是师父三十年扎根矿山的经验脉络。

特聘记者  郎煊峰  文/摄

【担当】

不变的模样

2020年,王洪鹏运用师父独创的“三维立体坐标法”,在鞍钢矿业公司技术大练兵中夺冠。如今,他已两获“鞍钢矿业公司技术状元”,带领团队攻克许多难题。而刘振陆默默站在他的身后,见证技术的传承延续。王洪鹏的工具箱里有一本《授人以渔,匠心永续》的笔记,正是这对师徒十年坚守的写照:一名特级技师引领一名青年状元,变化的是成长的模样,不变的是扎根企业的匠心精神与使命担当。

【成长】

把设备当战友

此后,王洪鹏揣着师父编写的“矿山秘籍”,在创新工作室刻苦钻研。师徒拆解废旧电机、推演故障……刘振陆“把设备当战友”的教诲,让王洪鹏很快从新手蜕变为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