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邱梅)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以打造“活力型”企业样板为目标,深化绩效管理变革,创新“自适应组织”激励机制,推行“动态合伙人”管理模式,激活“大组织效能”。2024年以来,该分公司16个“自适应组织”累计创效1.42亿元,累计兑现奖励157.98万元,形成“算账经营-共享共赢”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分公司聚焦生产经营痛点堵点,围绕关键费用压降、技术瓶颈突破、效率效益提升等核心目标,统一发布可量化、有挑战的“攻关任务榜”,面向全体职工开放“抢单”。职工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主动揭榜,成为项目负责人并自主招募满足要求的参与人,组建灵活高效的“自适应组织”团队,打破部门、层级、岗位界限,以“自适应组织”组成最小核算单元和责任主体。揭榜后签订“自适应组织”任务挑战书,组织即成立,任务完成、绩效兑现结束后组织自动解散,实现动态组建、目标聚焦、高效运行。职工需要以抵押部分月度绩效奖的形式参与“自适应组织”,组织内部可根据成员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团队始终保持最佳战斗力。项目完成后,评价结果直接决定抵押金的返还与奖励计提,真正实现“干得好,同受益;干不好,共承担”。成员基于共同目标和利益,主动打破部门墙,实现跨职能协同。将个人收益与任务目标深度绑定,充分激发了职工的创新创效热情。“降低铁路延时费项目”的“自适应组织”由5个单位的16名成员组成,从各作业环节全系统统筹、全过程跟踪、全链条管控,大幅减少局车在厂时间,2024年以来铁路延时费实现压降85%。
同时,该分公司设置年度追溯机制,确保短期目标与长期利益相统一,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赢,显著提升成员对任务目标的认同感和投入度。按季度对挑战任务的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评价,经绩效评价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对于完成节点任务目标项目,按抵押金100%计提奖励,即时返还并发放奖励,让成果快速“看得见、摸得着”;未达节点目标抵押金扣除,形成即时约束。完成年度目标,过程未返还部分按约定倍数兑现;未完成年度目标,追缴过程已发奖励,并根据项目实际难度,经组织与分公司协商确认,可调整奖励计提比例,确保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今年1-3季度,“降低船到铁料回运费用项目”比挑战目标值降低1.86元/吨,比2024年同期降低成本1412万元;“提高峰时发电量占比项目”完成发电“峰谷比”1.05,比2024年同期多创效814万元,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