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浪潮中找准坐标

凌钢检修中心 白宏

我始终坚信,岗位可以平凡,但追求不能平庸。每一份工作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只要我们用心耕耘,就定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作为一名鞍钢职工,我渴望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奋斗来证明这份价值。我叫白宏,在凌钢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十年,一路走来,在企业改革浪潮中我始终用忠诚与热忱对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2024年,凌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铺开,我从熟悉的主体厂来到了检修中心。初到新单位,我的内心充满了彷徨与不安,感觉自己仿佛迷失在了一片茫茫荒原之中。“过去的工作成就能否得到认可?”“新的单位会接纳我吗?”诸如此类的消极情绪如阴霾般笼罩着我,甚至一度影响到了班组的协作氛围。

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一天,检修中心接到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对一台关键设备进行抢修。时间紧,任务重,检修中心经过审慎考虑,决定让我参与其中。我的任务是操作天车,吊运一台重达30吨的大型电动机,整个过程对操作技艺的要求近乎苛刻。面对这个巨大挑战,我丝毫没有退缩,不仅圆满完成了抢修吊运任务,还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的观察,发现了一处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次出色的表现,让我获得了中心的通报表扬和奖励。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个人价值必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才能得以彰显。那次成功的抢修,宛如一道强光,穿透了我内心的重重迷雾。我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过去数十年练就的技能,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在企业改革后全新的生产链条中发挥出更关键的作用。我的内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是行动的真正起点。自此,曾经的消极情绪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积极主动的担当。在我眼中,每一项任务都成了实现自我价值、贡献团队力量的契机。通过不懈努力,新同事们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领导们对我也给予了高度赞誉与认可。在新一轮的竞聘上岗中,我凭借扎实的技术、肯干的态度和过往任务中展现的能力,成功竞聘为组长,成为了天车作业区的骨干。

我认为,真正的骨干不仅要自己能干,更要能带动团队一起进步。成为组长后,我不仅致力于高效组织团队完成各项复杂艰巨的检修任务,还时常凭借积累的经验为团队排忧解难。在我的带领下,整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也希望能成为同事们身边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回望来路,我深切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企业改革是同频共振的。我的这次“华丽转身”,正是凌钢职工拥护、支持并积极参与改革的一个缩影。伴随着凌钢正式入列鞍钢集团,我坚信,改革的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人才的“蓄水池”作用将更加凸显,我们的企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凌钢记者站赵舜安、通讯员庄迎博整理)